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公然露點東坡肉

這是半成品,要吃還得再煮20分鐘,並起鍋把肉汁收乾






上回收到朋友家裡做的三年梅酒,喝著喝著覺得要配點肉。還是做東坡肉合適。

這次的豬肉很好笑 ,我上大潤發買的台糖冷藏肉。皮朝下,以致於我翻過來受驚嚇,以為買到皮膚不好的(好害羞),看了圖就知道為什麼。


原來黑黑的不是皮膚病啦,是豬的乳頭XD,好害羞啊。 五花肉是豬肚腩,難免會看到這一塊,只是從前我都沒看過。生平第一次拍下來紀念一下

東坡肉簡單做,不用一堆香料。一點點蔥薑就好。

材料:

豬五花肉一大塊。冰糖。醬油。紹興酒(千萬不要用米酒和高粱,做出來就不是東坡肉了)蔥一根,薑兩片。

 作法:

1.肉洗淨把皮上的毛拔除乾淨,入冷水中小火煮到剛開(以上叫跑活水),拿出來沖冷水。
(台灣的豬挺乾淨的,味道也不腥,若是其他地方的,火小一點跑上半小時應該可以。)


2.把豬肉切大塊,用棉線綁好。


 3.鍋中放入少許油,下蔥薑,然後炒冰糖。炒到冰糖有點化,把豬肉皮往下放入鍋中。然後倒醬油,紹興酒,和水。(份量不會抓就少放一些,燉煮可以慢慢加)

4. 液體的份量已蓋過肉為主,最好用厚底鍋受熱均勻也不容易燒焦。中小火加蓋煮個40分鐘,掀開鍋蓋繼續煮個半小時以上。
 

 東坡肉配白飯最好。味道重。加一些涼菜一起吃,燙個青菜,就是完美的一餐。(喝點酒去油膩更好)

煮的時候薑切小片一點,薄薄的就好。 我也做過只加兩顆八角的版本,也非常好吃,但是蔥薑就別下了。(很奇怪,加了八角的蔥薑味好明顯,肉味不夠重),跑活水的時候放半根蔥即可。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涼拌胡蘿蔔萵筍(低卡好吃又來了)



想做這道菜好一陣子,市場上卻買不到新鮮的萵筍(台灣人又叫A菜心)。
今年冬天A菜心很好買,不過一直生病感冒的我根本不敢碰涼拌。更別說生的蔬菜。等到可以放心吃的時候又買不到。

今天好幸運,去永春站附近找朋友,回來看到虎林街有好大好大好大規模的黃昏市場。連新鮮的青草都有得買(就是熬青草茶那種的傳統攤子)。真是大開眼界。價錢也便宜,不過東西不是很漂亮,要挑一下。看到一個小攤子有位穿得很美的老太太,正在削萵筍,馬上買了一條回家用。果然不便宜,一小隻要50塊上下。

新鮮的萵筍聞起來好香,吃起來也爽脆,配上甜甜的胡蘿蔔剛好。

這道菜有脆脆甜甜的香味。而且一定要用生薑泥。最好用老薑帶皮磨泥。生薑的鮮味非常合適。這道菜吃素的人吃也好。

涼菜調味不要過重,以免搶了新鮮蔬菜清清秀秀的滋味。

作法:

1.萵筍一隻去皮切絲,用少許鹽巴抓一下。放10分鐘。把生出來的水瀝乾。


2. 胡蘿蔔半隻切絲(用一整隻也可以)。煮鍋熱水,水滾放入少許鹽,燙胡蘿蔔絲約一分鐘,去生味,之後馬上起鍋沖冷水。

3.攪拌盆裡放入生薑泥,食鹽(小心放,萵筍有鹹味了),胡椒粉少許,干貝粉少許(糖不要放,這道菜不適合),扮入蔬菜絲,愛吃辣的放點紅油和香油,不吃辣的放白麻油(香油)。就可以上菜了。

這樣的份量兩人吃剛好。

(胡蘿蔔涼拌用刀切絲才好吃,不要用機器刨,口感差好多)

最近胡蘿蔔大出,又甜又鮮。用細的刨絲器刨出細絲,用油炒過,再放入蛋汁做炒蛋也好吃。

今天很開心,拿到朋友家裡自己釀的梅酒,好貴重的禮物!釀梅酒非常麻煩,很慎重的收下了。多謝。我真是有福氣的人。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西芹蘋果洋蔥絲

做菜很快,寫菜很久。這是開胃的涼拌菜。洋蔥西芹蘋果。

噗友問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涼拌菜。我想了想,其實好吃的東西處理起來要花點功夫,是不難,不過小小麻煩難免。

西洋芹菜有點麻煩處理。我也是慢慢才學到要這樣才好吃。有點耐性看下去學起來很快的。

 芹菜從根部切開。在莖結的地方往下撕,帶走過粗的纖維。 接下來削去薄薄一層外層的粗纖維。(越中心的部位越嫩,要削掉的也少)

 上面頭部的地方把兩根分枝摘掉。莖結切除。

這樣處理完的西芹才能開使用。

以下是作法:

洋蔥切絲(刀工夠好順紋切薄片,浸入冰水除掉嗆味)
西芹斜切薄片。(切完一樣浸入冰水,要跟洋蔥分開)
蘋果去皮切片浸冰鹽水。

調味料:砂糖(用等量的熱水化開),白醋(怕酸的少放點),香油少許。鹽少許。(用淡味的橄欖油也可以)(也可以加入少許黃芥末換點口味)

從水中拿出來的青菜絲要瀝乾水分,然後拌入醬汁。

個人覺得投資一個宜得利還是IKEA的蔬菜脫水器很值得。好像不到兩百元。

同場加映,溫拌西芹。

西芹一上述方法處理好,切成四公分長段。

入熱鹽水中燙熟,不要太久。(一公升水放個1/2茶匙鹽)
起鍋用冷水沖乾淨,stop the cooking process.
大碗中放白胡椒,鹽,香油,(干貝粉少許,我習慣放在胡椒罐裡用灑的 ,Optional)拌一拌就可以上菜。冰在冰箱隔天也好吃。

溫拌西芹切細點還可以加上雞絲一起拌。 也可以放點紅油。

沒有那麼多冰塊也沒關係,我習慣冷凍裡放兩塊小冰磚。拿出來沖乾淨泡入水裡比冰塊還好用。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綠竹筍大薄片/油燜筍


這兩道竹筍料理清麗/濃豔。卻都很有趣的帶出竹筍的鮮味。調味簡單。

竹筍大薄片是我在王宣一女士的部落格爬文爬到的。馬上成為我心中第一名的綠竹筍料理。好吃又低卡。

今年春天的綠竹筍很便宜。馬上買了三隻 。鮮嫩的綠竹筍底下菜販會很有信心的切給客人試吃,脆脆甜甜的很像水果。買來先請他們切成這樣。

煮綠竹筍的方法也簡單,煮一鍋水,冷水時就放入竹筍,老老實實煮個45分鐘。如果量多時間加個十分鐘也可以。我愛吃用水煮的筍。蒸的對我來說有些乾。

煮好的綠竹筍帶殻放冰箱,可以放個三、四天。筍買來最好馬上處理,否則放冰箱也會變老。

竹筍大薄片只是把煮好去殼的綠竹筍,切成薄片,加上醬油和香油(不要用醬油膏也不要用成胡麻油啊)


油燜筍上海人的菜。在噗上看到朋友的先生做的愛妻菜。網路上亂七八糟的油燜筍食譜讓我眼花撩亂,朋友說不能放香菇不能放蝦米。

乖乖,原來正統的油燜筍只要用油,醬油,和冰糖。連水都不必放。(原本我也覺得不可思議,照做發現真的竹筍煮一煮會生水的)(好野的人也可以放蝦子(蝦卵),不然用蝦頭煎一煎也香)

 Cathy告訴我,一般來說用冬筍,也可以用桂竹筍(新鮮的)。上網看了一下,原來綠竹筍不合適。上市場買不到帶殼桂竹筍,買了兩隻很嫩的麻竹筍。也好吃。

照片上的筍還要切細一些。


用這種比較粗的筍,切片之後要用刀拍一下,味道比較容易吃進去。

作法也簡單。起油鍋,用中火煸炒筍片,加冰糖略炒,繼續加醬油。途中我有加蓋燜煮一下,果然 自己會生水,再拿起鍋蓋把汁液炒到收乾。

這個下飯當小菜都好。一吃就愛。簡單又好吃。 愛愛愛。謝謝Cathy指點。

阿布媽媽的竹筍文:http://mypaper.pchome.com.tw/apumama/post/1321143020


還是同樣的作法,不過越切越美麗。這是2011五月底的麻竹筍,脆的跟水梨一樣。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砂鍋牛腩(感謝傅培梅女士)



小時候常常陪著媽媽看電視學煮菜。傅培梅女士的聲音就這樣陪著我們好一陣子。現在寫到她的名字耳邊還可以響起她的聲音。真是很親切。

倒是長大之後買到她的食譜,步驟敘述都太簡略,不會煮的人看到會怕吧。嫁人之後婆婆有小本韜略出版出的 培梅食譜分類集一(豬肉與牛肉)。照著煮果然萬無一失。(這本網拍還找得到,大約90元)

這個沙鍋牛腩久久做一次,每次吃都滿意。

最大的不同倒不是油的份量,而是現在的牛根本是飼料牛,沒走路。肉質鬆軟煮不久,從前食譜上總共要煮2.5小時的肉,現在照做鐵定不好吃。

不過燒這道菜每次油鍋中都會起大火。怕的人還是跳過。有點難度。


材料:

牛腩一包(這次約750公克),油三湯匙。大蒜五瓣。薑六片。紹興酒六湯匙。醬油一杯(如果用的醬油濃度較稀,要增加份量,我買的大罐高慶泉就是)。 砂糖1.2湯匙。八角兩顆。白蘿蔔一粒(跟牛肉等重) 

作法:

1.牛腩洗淨。跑活水。
(鍋中放冷水,然後放入洗好的牛腩,小火慢煮到水快開約30分鐘,這樣血水雜質都會跑出來。現在的牛放血不乾淨。跑過活水的水絕對不能像培梅食譜上一樣拿來用)


2.跑活水的時候可以開始削白蘿蔔。外皮白白的部分多削掉一些比較不苦。裡面比較透明的部分比較嫩。去皮完切塊。

夏天的白蘿蔔比較不好吃的時候,要先過熱洗米水煮一下 (不然水裏加米粒一起煮也可以)。

3.牛腩煮好把水倒掉,用自來水沖乾淨。切大塊。長度約寬度的2.5倍。

4.起油鍋,倒入三湯匙油。放入大蒜薑片。 爆香。淋上六湯匙的酒。


(我每次煮到這裡鍋裏都會起大火。 當然拍不出照片。如果你家抽油煙機不太乾淨就別煮了,一路燒上排煙管去好可怕),然後放醬油,砂糖,八角,還有牛肉塊略炒,之後加入熱水約十杯。(220*10約2200CC)

 5.中小火煮上半小時之後,加入蘿蔔繼續小火煨煮.(中間要補水,請加熱水)
大約可以再煮30分鐘,煮到軟。

6.傳統的作法還要燒三湯匙熱油淋上去,不過現在的牛不運動肥的要命,已經很油膩,我還是自動跳過這個步驟。

我的牛腩正在煮,先跑來寫文筆記一下。好香。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春意盎然菜豆百里香豬肉天使頭髮



上次去好事多,忘了家裡還有五包Angle hair,又買了一份(六包)。只好常常下麵吃。一號麵(Spaghetti No.1)是我最愛煮的義大利麵,下水三分鐘就好,跟泡麵的時間差不多。真是好朋友。



那天上市場,看到這個又扁又嫩的豆子,忍不住買了一把。因為太漂亮了,跟我之前煮過的醜豆完全不一樣。沒想到它就是醜豆啊啊啊啊啊!太令人震驚了!!!

上網問,松露玫瑰告訴我,在荷蘭他們會切絲代替四季豆(後來我也切絲炒,跟四季豆的味道真的差不多,而且切絲的過程愉快多了,好歹是扁的,乖乖的很聽話)

SNAP BEANS。粉豆。醜豆。菜豆。都是它。春天的好物。新鮮幼嫩的一掐就斷。

這盆百里香原本長很慢,加上今年冬天特別濕冷,沒想到天氣一好生長加速。快快摘下來做菜。



白肉火鍋片買來分成三四包凍在冰箱,很方便使用。
百里香跟豬肉可以當好朋友,它的香氣可以緩和豬肉過膩的油脂味。去年夏天養死一盆百里香。希望今年這一盆可以熬過酷暑。

材料: (兩人份)
麵(當成主食一人份可以下80-100克 當前菜60-70克)
菜豆一把切段,大蒜兩瓣切片,白肉片八片,百里香兩根,鹽,胡椒,橄欖油,以及Parmigiano-reggiano Cheese 粉適量。

作法:

1熱鍋,倒入少許橄欖油,放入豬肉片,加入鹽巴胡椒百里香的葉子,中小火兩面煎到香脆。之後取出備用。

2.同時熱水煮麵。水開加鹽加油才能下麵(中途不可加水),煮個兩分多鐘。

3.煎豬肉的鍋子不要洗,油脂可以拿來炒豆子。 鍋中放入少許橄欖油和大蒜瓣小火爆香(不要焦),然後倒入豆子快炒,中途可以加點煮麵水和少許鹽巴。

4.炒好之後加入煮了兩分鐘的麵條,再煮一下下。


5.擺盤的時候先放麵,再放豬肉片,一大堆的豆子放四周(我的豆子用得很多,因為不想做沙拉,乾脆一盤解決一餐)

寫了落落長。其實煮起來超級快速!


煮麵的這一天,陽光太美,Tequila跑去陽台享受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