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紅油雞片,燙青花菜,涼拌素雞

紅油雞片
自從今年八月右手指快廢掉之後,常做一鍋水可以K.O.的簡單料理。(轉眼間快四個月了,還沒完全好)

VICKY,你在西班牙用硬豆腐煎一下也OK

這些菜選材料比較重要,作法簡單到爆掉。

紅油雞片:

去皮雞胸肉一個切片(選擇現宰的,吃起來不柴又有彈性,川燙不輸雞腿),記得要逆紋切。切好抓一點鹽巴胡椒和水(一些生薑末 optional),水打進去後加太白粉少許再抓一下。

燒開一大鍋水,水開後放鹽。再放入雞胸肉川燙。(燙到看起來七八分熟就好,拿起來餘溫還會繼續煮熟雞肉)

起鍋,放盤子裡,淋上紅油,就OK啦。(不吃辣的人可以淋蔥油還是麻油)

紅油的作法:(要省事多花點錢買也OK,我用得很凶,都自己做)

http://blog.udn.com/iglooy/1549242

(小叮嚀:油溫降到八成才能往下沖辣椒粉。同時還要一邊用筷子畫八字攪拌,否則辣椒焦掉味道差,外頭很多賣魷魚羹的,辣椒油都不及格)

燙青花菜:

煮雞肉的水裏加點油,把洗好切塊的青花菜放下去燙熟就好。不要燙太久啊啊啊啊啊。拿起來拌上麻油和胡椒就可以上桌。

涼拌素雞:

 去市場買生的素雞,包在棉布裡面那種,一條40元。

洗好香菜,切碎。素雞切片。加上醬油膏和麻油。拌一下就可以上桌。
不愛吃香菜的換成蔥花也可以。

小恩,這樣會了嗎?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番紅花鮮蝦茄汁奶油燉飯 Shrimp Risotto with Saffron and Tomato Cream Sauce




做這道菜沒什麼難的,先從雞高湯開始煮。

去市場買個雞架子加上兩隻雞腳(大約台幣40元),請雞販幫忙剁成大塊。回家先洗乾淨內部的血塊。有小烤箱把骨頭放進去先烤一下,沒有也沒關係。

家裡有剩下的1/4顆中型的洋蔥切大塊,胡羅蔔把頭的地方切多一些下來,順手折了半根芹菜。 厚底湯鍋裡面加點油,爆香洋蔥胡羅蔔,然後放入雞架子炒一下,香味出來就可以加水,一次要加足。然後蓋上鍋子給煮個半小時到兩小時都可以。(我看到某本書上寫煮上四小時差點沒暈倒,那些雞每天是上健身房還是怎樣)

厚底不鏽鋼鍋是好東西,導熱均勻又不太重。不容易燒焦。我的手搬不動鑄鐵鍋這東西。(雖然很想要一把)。IKEA365系列不鏽鋼鍋有便宜好用的。(不到1000元)買一把可以用十年以上,還蠻划算。


煮高湯的同時把番紅花絲泡點水。

然後看電視做家事還是出門遛狗都可以。(瓦斯的火不要太大,不要超過鍋底的邊緣)

以下是燉飯的材料(兩人份)

鮮蝦六隻(頭切下,身體剝皮留尾巴,從背部切一刀,順便去泥腸,用點鹽抓一下)
洋蔥丁少許,番紅花六到八條絲
台梗九號米(高雄139太Q,煮白米飯最好吃,煮燉飯咬起來好累 ,總之不要用長米。)
蕃茄一粒(用磨白蘿蔔泥的磨泥板磨一下,不用去皮了,外皮茄紅素超多)
奶油Butter一塊,動物性鮮奶油Cream 30-50ML,Salt and Pepper
White Wine 半個酒杯。( 請不要學某台灣法國菜名廚JC用米酒)

可以開煮了,記得旁邊的鍋子裡,雞高湯要用小火一直熱(有泡沫雜質要撈掉),煮好加點鹽。

作法:

平底鍋熱,加入奶油洋蔥炒一下,再放蝦頭一起炒。 甲殼類的東西炒過特別香。



放入生米(我吃有機米,不洗)一起炒,油膜讓米粒不容易破。

攪拌均勻可以放入蕃茄泥,然後放入番紅花和泡的水。還有白酒。

慢慢加入雞高湯。邊攪邊加高湯,不可以加冷的唷。


然後乾了再攪再加高湯。過程應該有十分鐘以上。爐火不要太大。

煮到差不多外頭軟了但米心要有點硬就可以。快起鍋的時候加入蝦仁還有鮮奶油再煮一下。蝦子很快就熟。

(不加鮮奶油也好吃。不過有一次我看日本花之料理人節目,有人說蕃茄加上CREAM有點海膽的感覺,真的是窮人的海膽味,哈)

起鍋的時候蝦頭不要,愛啃蝦頭的另外吃。

OH YA!寫完了。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燻鴨胸蕃茄蔬菜沙拉佐脆皮豬肉丁及油醋汁


上週六去野草餐廳學做菜。收穫不少。小袁師傅真有兩把刷子,動作俐落,工作範圍又非常乾淨(佩服)。說話風趣,而且教學很仔細。

第一個學到的好方法就是─小蕃茄可以切滾刀塊 。哇哈哈,這太棒了。超級方便的。我很討厭做沙拉要對切小蕃茄。不好固定,切到後來沒耐心的我會很想罵人。(廚房裡頭只有我一個,只能暗X在心裏)

第二個好方法是怎樣殺魚,並且去皮取生魚片。(這個下回再寫)

第三個好方法就是把油醋汁放到有蓋塑膠杯瘋狂的搖幾下,好吃的DRESSING就OK,不需用whisk (攪拌器)

這是今天我自己做的晚餐 脆皮豬肉丁是清冰箱用的,不加也OK。


材料:

 清冰箱豬五花烤肉片兩片、燻鴨胸肉斜切個六片再對切、紅椒1/3個、大陸妹一顆、洋蔥1/4個、小蕃茄一把、黑橄欖六顆。

沙拉Dressing:
義大利葡萄酒醋 ( Balsamic Vinegar), 初榨橄欖油,鹽和胡椒。


作法:

1 豬五花肉片一切六。放回塑膠袋,並且多加點鹽調味。
2.洗菜
3.紅椒切絲,再對切。(太長不好入口)


4.大陸妹放入冰水中(水裏要加冰塊,不過我都是把冰磚放到水裏用,這樣比較快),大陸妹夠冰之後拿起來,用手剝成一口大小,瀝乾水分。先進冰箱。
5.小蕃茄切滾刀塊,切好之後跟一點鹽巴和橄欖油先拌一下比較入味(謝謝小袁教的好)

6.洋蔥切絲。(順紋切,越薄越好)切完泡冰水。
7.黑橄欖用手剝開成小塊。切鴨胸肉。

8.開始在平底鍋用中火煎豬肉,煎成脆脆的豬肉片。(一片肉只有兩面,不要翻太快),也可以加點胡椒。

9.開始搖沙拉醬汁,比例看你高興。教科書用油三醋一,也有人怕胖用油一醋三。我用一比一。今天豬肉油油的。怕酸可以加點糖。我的醋太酸我就加點陳年葡萄酒醋調一下。(要加點鹽和黑胡椒)

10.突然想到,做沙拉的小蕃茄千萬不要買那種貴貴的。那種不酸只有甜味的小蕃茄不適合。

11.等到豬肉煎成香香脆脆的時候,加點醋在豬肉上再起鍋,這樣不膩又好吃。

12.剩下的工作就是擺盤,先放葉子。剩下的慢慢堆上去就可以。醬汁淋上馬上上桌。

13 如果你家冰箱夠大,天氣熱的時候,盤子最好先冰一下。(在家不用這麼龜毛啦)

祝你胃口大開

我在野草餐廳上這堂課:這家餐廳做飯很實在,也不用人工添加物,給他們拍拍手(好想按個讚)
http://www.alohas2008.com/?p=911

他們用來教學的食材太貴重了,去了覺得賺到。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李媽媽甘蔗香腸炒芥蘭筆尖麵(試吃)


傅爺狂愛這家香腸,他推了給我吃吃看。

吃完我推薦老闆可以考慮做傳統口味的。

這個對我來說鹹度不夠。(我吃過最好吃的在民生社區某位媽媽年節時候才推到市場賣的。鄰居從前在讀者文摘上班,他們公司會一起買)

這是我心中第二名的湖南香腸。比南門市場的好吃很多唷!

老闆說考量到吃的老主顧年紀都大了,不能吃太鹹。家有長輩的人可以訂,他們很仔細,不加硝,沒有防腐劑,油脂也比較低。有過敏的人也可以吃。

不過高梁下的足,還有整隻甘蔗下去燻24小時的方法很正點。老闆人很熱情,竟然親自送到我家,超羞赧的。

聽完他解說我才知道現在甘蔗用的藥很兇(所以甘蔗攤附近看不到一大堆蒼蠅),他們買來要放冰箱一陣子,洗乾淨才能用。很麻煩做的東西。

以下是我用辣甘蔗湘腸(好像也有不辣的)做出來的義大利筆尖麵。


我是冬季甘藍控!


以下是雙人份材料(當成主食)


芥蘭半斤(挑粗的好吃,約三隻)
辣湘腸兩根(這個超大一條,但是我愛吃肉,這又好吃)
蒜兩瓣
義大利麵160克(胃口好可以下200克)
橄欖油兩大匙
鹽和黑胡椒


作法:

1.煮一鍋水。水開下點鹽和油,然後依照包裝背後說明煮麵(買個電子計時器,很好用的),筆尖麵一般煮11分鐘。

2.湘腸一分四,然後切成丁,不要太小塊。吃起來才開心。


3.大蒜切片,甘藍洗淨用手摘好。

4.麵煮到剩五分鐘開始起油鍋爆香辣湘腸,香氣出來轉小火放入蒜辦,加一小匙半的鹽(這個真的不夠鹹)

5.湘腸炒好放入芥蘭莖先炒一下。再放葉子。麵煮好時一起扮炒即可。(動作要快,麵要抓好時間下)
(投資一隻好用的撈杓很划算)

太乾加點煮麵水。(我家還剩一瓶不好喝的威士忌,我也加了一瓶蓋)


調味最後放。放之前記得試吃。


我煮菜常常東西亂飛,我家狗豆豆都知道不能進廚房 。
來一張豆豆的帥照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猶媽媽的紹興酒炸雞腿(我超愛)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中式炸雞。很多朋友也這麼覺得。要不是松露玫瑰問我要食譜,我不知道哪天才會寫下來。

小時候遠足,我媽都是炸大隻的雞腿,一人一隻給我跟弟弟帶出門。這個味道充滿回憶的香氣。

雞腿先醃一天。然後先蒸再炸。

入味多汁皮又酥脆。

材料:

棒棒腿3-4隻,薑薄薄三片,蔥一大隻,麵粉少許。

調味料:
醬油八大匙(一匙15ml)(我用的高慶泉醬油比較淡,如果用金蘭醬油要少三匙)。
黃砂糖3大匙,水1大匙,紹興酒3大匙。 (愛吃甜的糖可以多一點,其實酒也可以多放一匙)

(這是我第一次乖乖用量匙做中餐,從前都是糕點專用)

作法:
1 雞腿洗淨擦乾。在雞腿內部上方用刀劃開個十字 (那裡肉很厚不好熟。)然後用叉子在內部沿著骨頭戳一些洞。(不然上方帶骨那塊蒸到後來還是血淋淋。)


2.放冰箱醃一個晚上。(最省醃料的方法就是放在塑膠袋裡,也不用翻來翻去了)

3第二天放上鍋子,水開後大火蒸個6-8分鐘(雞腿多就要蒸上八分鐘,我平常一次都要炸上十隻)。

4. 蒸完的汁不要丟,把蔥薑挑出來,剩下的雞汁可以炒米粉用。

5. 雞腿拿出來滴一下水分。紙袋裡放入麵粉,把雞腿放入,上下搖晃,粉就上去了。

6.起油鍋。待油熱,中大火炸到金黃即可。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白菜滷

白菜滷這東西好吃不好看,放上照片表示親手做的。哈。 (這是做到一半的照片)

看完大樹寫的文章。我真心覺得老老實實寫食譜最適合我了。去健身房運動滴下的汗水可以寫到鑽石。佩服佩服。而且文字溫暖結構又有趣。

天氣真的冷,白菜大出,也好吃。晚上買了三顆白菜,超過五斤吧,做了一大鍋白菜滷。上次去南方澳買的扁魚乾還沒用完,一定要有這味才好吃。干貝可以省起來。

阿布媽媽喜歡豬皮,說沒有這一味就少了台灣味。不過我從小就不敢吃這東西。繼續省略。

不過有一樣材料也是萬萬不能少,一定要自己炸蛋酥。炸成淺棕色的蛋酥有種濃郁的香氣,加進去大大加分。


材料:大白菜三顆。扁魚乾三片。蝦米一把。香菇六朵(小的多放點)。蒜頭四瓣。紅蔥頭少許。雞蛋兩顆。豬肉絲適量(我買了60元前腿肉切絲)。

調味料:鹽。糖。醬油。胡椒。黑醋少許。香油。

作法: 這東西不難。把所有東西準備好再下鍋就是了。

1.白菜每一葉切開洗淨。(這樣就會洗很久)我的習慣喜好會用手把白色的莖跟葉子分開。莖等等要先下鍋。


2.事前先泡好香菇(時間來不及冷水裏加點糖,比用熱水效果好),切絲。扁魚乾也好洗好泡水約10分鐘,然後用剪刀剪成絲。蝦米泡好。(泡蝦米和扁魚乾的水要丟掉,還是多少有色素),紅蔥頭切片,大蒜拍好。


3. 肉絲加入醬油,砂糖少許,蒜泥,胡椒少少還有水先抓過。最後加入太白粉。

4.打兩顆蛋,打蛋前加點鹽。

5.起油鍋炸蛋酥。把蛋汁放在漏杓裡畫圓圈滴下去。漏杓的孔不可以太細。
 油要多,溫度要夠,然後轉中小火慢慢炸。邊炸邊用炒菜鏟撥一下。一定要炸到邊緣有點點帶咖啡色的金黃出來,才能撈。不然不會香。(起鍋後還有熱度,顏色會更深)


炸好撈到隔壁的平底鍋放著,油要瀝乾

6.把鍋中的油撈出多餘的,剩下的起油鍋炸扁魚酥,香味出來之後繼續放入蝦米,慢慢炒香材料不要放太快。 然後放紅蔥頭和拍扁的蒜瓣,之後放入香菇繼續炒。這時候可以加點鹽巴醬油砂糖給點調味。

7.我是懶人,不用換鍋。繼續炒肉絲。炒到七分熟就可以下白菜莖。

8.這麼大的量鍋子一定不夠大,白菜不要一次下完。分個三四次慢慢炒軟前面的再下新的。邊吵可以邊加蓋。然後放點水(也不要放太多,白菜超會生水)

9.最後放葉子,然後蛋酥一起放下去煮。煮過的蛋酥香氣會滲到白菜裡,雖然不酥還是好好吃。

10.煮到白菜全部軟掉,嚐嚐味道。再調個味。最後放點香油白胡椒還有一點點黑醋。



好吃不好看的白菜滷可以上桌了。

這個要做給牙口不好的爸爸吃,老人家不能吃高湯,油也不要太多。豪華點的用高湯煨更好吃。(我還要幫我爹把香菇蝦米拿掉,他覺得會導致痛風不能吃)


 後記:

這個用到很薄的大鐵鍋是我母親生前留下的。
媽媽去世後,爸爸打算丟掉,我捨不得就撿回來用。
鍋子很老,連個尺寸一樣的蓋子都沒有。
後來在家炒兩人份的菜,就用特福的小炒鍋。
鍋耳壞掉一邊。不會修。用紙膠帶黏著繼續用。
東西用久了有感情,捨不得丟。

這裡有阿布媽媽充滿春天風味的白菜滷:
http://mypaper.pchome.com.tw/apumama/post/1320792237

大樹的鑽石汗水: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466390578147&id=677253702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蒜味辣椒芥蘭義大利麵


冬天開心的事之一就是有好吃的大芥蘭。莖又脆又甜,葉子微苦。人間美味。





那天早上市場賣的芥蘭太美,買回家忍不住拍照。

Puglia風味的耳朵麵orecchiette,就是把青花菜加蒜頭、辣椒和橄欖油一起炒,有時候放點緹魚。青花菜跟芥蘭還有青花苔都是親戚。喜歡的話可以換著做換口味。要注意的就是蔬菜的大小不要跟PASTA差太多才容易入口。

我不愛吃小耳朵麵,加上有一次買到有機全麥的小耳朵麵,煮完自己都嫌棄。太硬了。咬起來不舒服。從此不買。

好事多的Angel Hair 快煮三分鐘就可以下鍋炒,餓死鬼必備 。壞處是一次要買上一大包(有六到八包麵吧...我忘了),不常開煮的人要合購。

材料:
蒜兩瓣,小辣椒一根,大芥蘭兩根 ,Parmigiano Reggiano Cheese,
Olive oli, Salt ,Pepper.麵條一人份做前菜放70公克,我吃中飯放80克。

作法 :

 1.煮一鍋水。(煮義大利麵的水要多,切忌中途不可加冷水,不然麵一定糊掉很難吃。講到這個又有氣,食譜都沒告訴我們啊,我也是失敗好多次才學會的...)

2.水煮開再加鹽巴和少許油。(一定不能省這個步驟)

3.放入麵煮上三分鐘。(愛煮義大利麵的人請在廚房放個電子計時器)

同時瓦斯爐另一邊起油鍋(不要大火,萬萬不可)放入蒜片或蒜泥都可以。要炒香但不可炒焦,不然有個臭味。還有辣椒末一起炒,等到香味出來放入芥蘭一起炒。也可以放點胡椒。

4.等到計時器嗶嗶叫快點拿到 平底鍋裡跟芥蘭拌炒一下,同時放調味。(鹽巴),要是太乾加一點煮麵水。

5.起鍋加上Parmigiano Reggiano,還有一點Extra Virgin Olive Oil.

這裡是莊祖宜小姐寫的文章,非常好看。芥蘭的義式吃法

鳳梨青蘋果包種茶果醬


上週去劉媽媽家,送了一粒又香又酸的金鑽鳳梨被退貨,拿回家兩天才有時間做果醬。

鳳梨加糖煮的味道很野,新竹有名的鳳梨冰就是那種味道。不太平衡。本來想加上桂花醬發現根本不可行。

決定加上半顆綠檸檬汁。還有些許檸檬皮。還是太野。又泡了濃濃的包種茶加進去煮,還是不夠,於是切了一顆青蘋果。這次總算味道OK。後來又加了一點咸豐草蜜。好吃。

煮果醬的水果要切成小丁,這樣可以縮短煮的時間,果膠也容易出來。

尤其是鳳梨,纖維很硬,煮到透明都是一粒粒。只好請出食物調理棒打成泥。

煮果醬的方式跟蘋果醬一樣,放糖不要太省。市面上很多標榜少糖無糖的果醬,我覺得吃水果乾脆點。沒有足夠的糖不能防腐,保存容易出問題。

作法如下:

1.鳳梨去心。果肉切成小丁。青蘋果去皮去心,果肉切成小丁。(切完要滴點檸檬汁上去才不會變色)

2.泡好一小杯很濃很濃的包種茶。

3.厚底鍋中加入水果丁還有砂糖(果醬用細白砂比較好,不搶水果香氣)用中火開始煮,邊煮邊攪。厚底鍋導熱均勻比較不容易燒焦。砂糖化掉的時候可以加入茶湯。這時候越煮水越多。開始冒泡。(蘋果丁好煮,可以晚點加)

4.磨點檸檬皮,然後用檸檬汁把磨泥器上面的檸檬皮屑 zest,一起沖入鍋子裡。要是發現太稀,可以加點杏桃果膠或洋菜粉。

5.煮到差不多,放入料理棒打勻,這時候會發現果醬很濃稠冒泡泡,(就像卡通裡面巫婆煮的毒藥,會冒泡泡),小心別被噴到!!!然後加入咸豐草蜜(龍眼蜜香氣不適合),煮一下就好了。

6.放涼,裝罐。

(註:我這次還加了一些泡開的茶葉下去煮,但是煮好一葉葉挑起來好麻煩.....還是不要好了。 )

後記:第二天早上拿起來吃,非常喜歡。蠻細緻的。

我吃過在欉紅的芒果醬還有紅心芭樂醬,覺得他們理念很棒,但是果醬不好吃。甜度不夠讓果醬吃起來怪怪的。要健康不如吃水果。我甚至連一小罐紅心芭樂醬都沒辦法吃完。好像受罰在吃藥。在冰箱放很久最後丟掉。做出這些果醬有點對不起水果。

第一次手製果醬 ,在去年。

看到就醬寫的手製橘子果醬,燃起我的手製果醬慾望 。(她寫的非常仔細)。加上一斤椪柑只要10元,做了一些拿給公婆還蠻開心的。天氣冷在家煮果醬好幸福。

橘子果醬的連結在此: http://www.jojam.tw/blog/post/25563286 

後記:加點生薑泥一起煮也很清新 。如果用紅蘋果做就放紅茶吧。

2010年12月2日 星期四

麟link 手創料理 /宜蘭( 跟艾蓉一家人)

amuse bouche最好吃的是一點也不苦的金沙白玉苦瓜加上宜蘭膽肝


 
清爽無油的南瓜泥配上青紫蘇令人驚喜
 
 
油漬烤三色椒蔭豉的香味非常好
 
第二道菜
 
朋友吃仙草黨參紅棗雞湯 ,我不愛吃藥膳。
 
 
 
雖然訂製餐具很貴,不過有裂痕的餐具非常不衛生,不該使用。用石頭保溫好吃好看真聰明。

我的魚翅籮蔔雞湯。其實我不想吃魚翅,很殘忍。雞湯很像辦桌吃的,不過更濃更香。他們用雞湯下去跟雞肉再蒸煮過。裡面好像還有提味的醬菜。
 
第三道菜
這道菜叫打開心結。但我一點心結也沒有只想要吃飽


酸豇豆墊底好吃,上面炸的干貝海鮮蛋已經軟掉。黑黑的是竹碳麵。竹葉裡面有葡燒鰻加上不知名的好吃東西。不過也是放到有點軟去。

這是我的打開心結
 
烤香魚有抱蛋加上酸菜,真是很妙的組合,好吃。不過也吃得出來保溫一陣子了。無奈。
李藍說香魚上來的時候很像喪禮上的毛巾,上面還有菊花更像。 
 
第四道菜

 
朋友的炸物現做的好香 豆皮加上柴魚包裹不知名的東西(我吃不出來,好像有POTATO)墊底的大薏仁選料好煮的也好。


 
 
我的炸物中看不中吃。麵線不脆,干貝沒味道,蟹黃醬汁不如吃金雞園的蟹粉小籠(鼎泰豐不用出馬)
 
不過宜蘭蔥的蔥白裹上薄薄的漿沾上小櫻花蝦炸起來不錯吃。但是我的不脆,吃得出放了一陣子才上菜。氣。
 
第五道菜 也是最弱的肉類主菜


 依序為不敢吃羊的吃的紅糟豬肋排(不佳),燜煮羊肋排(看起來又肥又好吃),紅燒羊腿(還可以)。還有畫龍點睛的是那根炸糯米椒,可以平衡一下肉類過重的氣味。但是他們肉做的真的不行。
(本人做的羊排好吃點,台式紅燒口味又偏甜真是可惜了材料,不過台灣人豬肉做不好真該打)



已經快吃到爆炸 還有一道名為滿足的吻仔魚粥。除了有點鹹,真的非常美味。(還可以無限量續粥)

配鹹粥的鯖魚煎的又香又酥,而且拆好沒有刺。一起吃又是另一種好味道。(這個粥很濃,煮到不見米粒,比較像廣式沙鍋粥,但是味道很台,道地)給個讚。不知道用那種高湯煮的。

吃到快死掉了。(要不是粥非常好吃,我不會吃那麼飽,晚餐沒辦法進食)

甜點就是渡小月的杏仁豆腐我的是沒啥酒釀味的酒釀加上用地瓜做的紅豆湯圓。(本省口味的酒釀不香,外省人覺得沒味道)
 
那杯冰滴咖啡非常好喝。不加糖加奶才不辜負咖啡豆。


朋友去結帳,我還在跟這一小杯TIRAMISU奮戰。

下次去吃飯不能太晚到。不然油炸都不酥,放著反油太膩了。還好有濃濃的麥茶可以換個口味。
我們從一點五十吃到三點半。廚房上班的一定很幹。不過等艾蓉下班也要12點40,加上路又不熟。我們本來就有吃不到的打算。

 吃完突然很想念渡小月現做的美味,有一次也是一點多到。客人剩幾桌。吃到的東西卻很精彩。

1200-1500吃這樣不能算貴。還算有意思的台菜。期待他們明年一月換的新菜單。

既然願意收客人,也希望店家油炸不要偷懶,不要先做好保溫等著客人吃。你自己去吃一定不喜歡,還是不要出這種菜。


後記:
被我唸成這樣,你問我好不好吃,我還是會說好吃勒。
雖然油炸不夠香脆,調味吃起來還是不錯。
那鍋粥還有前菜和雞湯非常美味。  對這家餐廳有期待才會碎碎唸。否則根本不用花時間寫。以上。